我们也赞成不喂饭,但又担心孩子真饿着了
在李跃儿芭学园的一次新老家长交流会上,一对爸爸和妈妈提出孩子吃饭的问题是他们最头疼的。
妈妈描述陪园那一天看孩子吃饭时就呆呆地坐在那儿,爸爸说感觉孩子对食物就没多大兴趣,老人说你喂他就吃,不喂就不吃。
李跃儿芭学园的教育总督导马学红老师问:孩子的这种情况,大家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
现场家长: “喂大的。” “大人控制欲太强了,孩子有点厌食。”
马老师:请问您家里有人喂孩子吃饭吗?
爸爸:“主要是爷爷奶奶、姥姥姥爷会喂他。”
另一家的妈妈:“我们家的情况跟他们简直是一模一样的,我们也知道问题,就是我们两个人上班,孩子主要是老人带,3岁以前全都是老人带。老人为了孩子长身体就天天追着喂,一个给孩子表演,一个在旁边鼓励着喂。
到现在,我们家孩子对吃的几乎没有任何兴趣,我觉得他对吃东西的这个兴趣没有了。 孩子9月份入园,我妈觉得孩子基本就饿了两个月。因为老师说要培养孩子对吃的兴趣嘛,我也有疑惑,就是不知道孩子饿到什么时候兴趣才会起来。
就现在周末在家,老人还是会背着我们去喂孩子,我说不喂,老人也会背着喂,我觉得是僵在这儿了。”
爸爸:“对,我们其实也赞成不应该喂孩子,但是又担心孩子真饿着了。”
马老师:“吃饭是什么?吃饭是上天给人的一个机能,就是当你饿了,身体会传递给大脑这个信息告诉你现在需要吃饭了。大人总是喂孩子吃饭,孩子就没有机会自己感受到饿了要自己去吃饭,他的这个机能就没有机会使用。
人的机能如果经常不使用,慢慢就会消退掉。一般来说孩子真饿了还是会吃的,而如果真饿了还是不吃,那说明孩子的‘饿了要吃饭’机能暂时不起作用了。你认为是不是这样?”
妈妈:“我家孩子应该没有这么严重吧。我想说的是老人的观念,老人会担心孩子越饿越不吃。”
马老师:“嗯。我们来看一下,饿与不饿到底是谁的感受?我们经常会发现,很多成人不只是老人都在对孩子做的是:你饿不饿,那得我说了算,我认为你还没吃饱,那你就肯定没吃饱,你认为你吃饱了,不算。
实际上你怎么会知道孩子当下是饿不饿呢?很多时候,成人用自己的意志剥夺了孩子对自己的感受。
回过来再看,孩子已经被喂了两三年,现在他自己没有吃饭的兴趣了,如果孩子这样继续下去,他的营养吸收可能会出现问题。因为孩子连最基本的条件反射式的需求也没有了,他已经不知道去照顾自己的身体了。
问题的根源从哪里来,就要去哪里解决,所以现在要去跟老人沟通,不能再给孩子喂饭了。
在跟老人沟通的时候,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,不能把老人给说伤心了。老人那么大年纪了,还在辛辛苦苦帮我们带孩子,所以在沟通时要用老人能够接受的方式。
或许可以这样说:我们知道您很疼孩子,但是我们现在发现,当孩子离开家去了幼儿园,幼儿园的老师是不给孩子喂饭的,孩子要成长起自己的能力,成长起在幼儿园的群体环境里照顾自己的能力。
咱们孩子在幼儿园不会自己吃东西,一直等着去喂,所以您想想咱孩子天天去幼儿园,又不自己吃饭,那怎么行?咱们来想个办法帮助咱孩子,让他到了幼儿园会自己吃饭,行不?
老师倒是提出了一个建议哈,就是在家里如果孩子不吃,咱们都不要给孩子喂饭了,也不给他零食,因为老师说了,如果孩子继续这样下去,吃饭都是被动地吃的话,他将来发育、营养吸收肯定也都会受到影响。”
马老师讲到这里,现场在座的一位奶奶发言:“老师,我是想着这个是不是要一个过程啊?就是孩子刚上幼儿园这一两周,老师侧重多给照顾照顾,吃饭的时候教他怎么拿勺子,尿尿多提醒着点。我就担心孩子不会吃,他坐那儿一顿饭就什么都不吃。”
马老师:嗯,是这样。而且您说的这个一两周太短了,实际上孩子在入了芭学园之后,前三个月内老师主要是在帮助他建构生活自理能力的,像喝水、吃饭、上厕所这些生活方面,老师都是要照顾的。我们之所以今天在这里分享,是因为光老师照顾还不够。
奶奶:对,肯定是家里也要配合的。
马老师:您太英明了。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根在家里,如果家里不配合去帮助孩子的话,老师再怎么做,这个效果都不是很大。
▷ 延展阅读:
孩 子 是 脚,教 育 是 鞋
www.liyueer.com